Last 5 Days

在烟雾中寻得生命

请点击这里阅读经文
古老圣诗的第一节这样唱道:“你心是否困倦且愁烦?眼前一片黑暗朦朦?” 有时候,人生正是如此——沉重、疲惫,被试炼的烟雾熏得几乎透不过气。像诗人一样,我们感到干枯、皱缩、脆弱;情感与灵性都已枯竭,几乎被遗忘,只能渴望拯救的来临。
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描述这种状态:“我好像烟熏的皮袋。” 在古代,人们用山羊或绵羊的皮制成皮袋来盛酒或其他液体。那时的房屋多为无烟囱的炉火之家,浓烟常弥漫在屋顶上方。人们会把皮袋挂在横梁上,有时是为了让酒味更醇厚,有时只为了避免放在地上。
然而,长时间暴露在热气与烟雾中,皮革会变得干硬、皱缩、甚至脆裂。挂在烟中的皮袋若久不取下,就会完全失去原本的功用。诗人的心灵正是如此,在苦难的试验中,倍感枯干与疲惫。
然而,在这荒凉中,他宣告:“我却不忘记祢的律例。” 即便看不见任何帮助,救赎似乎迟迟未至,逼迫却愈加临近,诗人仍紧抓住神的话语。神的律例成为他的安慰与锚,提醒他:即使环境压迫、信心动摇,神的应许依然坚定不变。
对许多人来说,在困境中首先转向神的话并不容易。人的自然反应是先想办法解决问题。像诗人一样,我们渴望救援、渴望具体的答案;我们希望困境快快过去、重担被挪开、危机得到解决。我们希望神迅速而明显地行动,因此当祂似乎迟延时,我们容易焦虑不安。但诗人给我们看见另一条道路:即使在等待、疲惫与不确定中,仍然坚定地持守神的话语。
紧握圣经并非消极的认命,而是一种积极、刻意的信心操练。那是选择注视神的应许,而非被混乱吞噬。诗人记念神的律法、命令、应许与信实的品格,这一切成为支撑他生命的绳索。虽然他无法掌控环境、也看不清前路,但他能让自己的灵魂锚定在神永不改变的话语中。
因此,信心并非没有试炼或痛苦,而是即便前路模糊,仍选择信靠神;即便现实刺痛,仍相信祂的良善;让神的话语塑造我们的眼光,坚固我们的忍耐。当我们紧抓神的律例时,等待就从绝望转为盼望,从无助转为信靠,从恐惧转为安稳的确信。即便迟延,神的拯救终必实现。
如此,我们的试炼就成为炼净信心的熔炉。如同挂在烟中的皮袋,外在环境或许让我们显得干枯疲惫,但若我们持守圣言,内里的生命却仍然被滋润、被坚固。因此诗人以第88节作结:“求祢照祢的慈爱将我救活,我就遵守祢口中的法度。” 正如那首圣诗的副歌温柔地呼唤:“当转眼仰望耶稣。” 让我们再次仰望那位“道成肉身”的主——祂是神应许的活化身。纵然试炼的烟雾使前路昏暗,使我们感到枯干或被遗忘,但基督仍是我们的生命、我们的锚、我们的盼望。
祷告:
恩慈的主啊,祢知道我的心何等容易疲惫,我的信心如此容易软弱。当我被试炼的烟雾包围、视线模糊时,求祢拉近我,使我靠近祢。提醒我祢不变的慈爱与真实的应许,教导我耐心等候,紧抓祢的真理,不求速解,只求信靠祢永恒的品格。 求祢以圣灵更新我的心灵,使我在苦难中仍能遵守祢口中的法度。主耶稣,帮助我转眼仰望祢,祢是我的生命、我的锚、我永恒的盼望。奉主名求,阿们。